新闻中心
电话:【各区域联系方式点击 联系我们 】
400-862-0778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渡康销售中心:石家庄高新区裕华东路455号润江总部国际大厦4层
渡康研发生产中心:石家庄高新区裕华东路455号润江总部国际11号楼4层5层6层
秋冬季节抑郁症复发?季节性抑郁渡康医疗有办法!
发布时间:
2024-11-19 15:48
当秋冬悄然降临,气温变冷,阳光减弱,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疲惫、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季节性情感障碍(SAD),也就是“秋冬季抑郁”。它通常与日照时间缩短有关,了解这种情绪波动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让我们能更好地在这个萧瑟季节保持心情明媚。
为什么秋冬让我们情绪“下线”?
我们的身体其实是“光能驱动”的,对光线非常敏感。阳光充足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这种“快乐激素”能让人心情愉悦。秋冬季日照减少后,体内的血清素水平会降低,血清素是一种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被称为“快乐激素”【1】,所以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黯淡。研究表明,血清素的分泌减少会导致情绪低落和抑郁症状的增加【2】。
另一方面,由于光线不足,体内的褪黑素分泌会增加,让人变得更想睡觉,甚至会出现白天昏昏欲睡、夜晚难以入睡的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容易情绪低落、懒散无力。【3】。而且秋冬的冷空气也会使人不愿外出,运动减少,活动不足,而运动通常有助于我们释放压力、产生愉悦感。少运动的日子里,情绪失落的感觉更容易滋生。
你是秋冬“抑郁星人”吗?
秋冬季抑郁不仅仅是普通的情绪低落,它通常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例如,有些人会发现自己“越睡越困”,即使每天睡了很长时间,还是觉得精神不振,导致晚上怎么都睡不着。这种持续的疲惫感和睡眠障碍在季节性抑郁中十分普遍【4】。许多人会感到食欲改变,例如食欲增加或减少,尤其是对甜食和高碳水化合物情有独钟。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情绪,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例如导致体重增加或血糖波动【5】。
在情绪上,季节性抑郁的人往往会更加敏感和焦虑,容易失去耐心或对自己产生怀疑,经常难以精神集中、做出决策。这种情绪“低谷”并不是普通的情绪波动,它可能持续数周,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秋冬季快乐指南
渡康医疗科技助你打破情绪“阴霾”
尽管季节性抑郁在秋冬季常见,但我们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它。以下几招能帮你驱散情绪的“阴霾”,让生活重新充满活力。
光照疗法:让情绪“晒晒太阳”
秋冬季不要一直窝在室内,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在阳光不足时,光照疗法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方案。每天使用10,000勒克斯的光源进行20-30分钟的光照,可以刺激体内的血清素分泌,缓解情绪低落。这种方法被称为“模拟阳光疗法”,能够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为我们带来情绪上的“好天气”【6】。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用“脑波”调节情绪
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逐渐成为对抗抑郁症的医疗手段。rTMS通过电磁脉冲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能够有效调节大脑活动。许多研究表明,这种疗法采用纯物理的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适用于季节性抑郁症,并能帮助那些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找到改善情绪的方法【7】。
运动:让身体动起来,心情亮起来
即便天气寒冷,适量运动依然是改善情绪的好帮手。研究显示,运动能增加体内的血清素和内啡肽水平,这些“幸福激素”能帮助我们提高情绪和缓解压力【8】。每天散步15分钟,或者在室内做一些瑜伽和健身动作,都有助于在这个季节保持心情明朗。
饮食调节:通过食物提升“幸福因子”
秋冬季不妨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深海鱼、鸡蛋、坚果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提升血清素水平,增强抗抑郁能力【9】。另外,均衡饮食,避免过量摄入甜食和高碳水化合物,也有助于维持情绪的稳定和体重的健康【10】。
规律作息:稳定的作息为好心情护航
规律的作息是维持情绪稳定的重要因素。秋冬季容易困倦,但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我们的生物钟正常运转。每天按时起床,白天尽量多接受自然光照,可以帮助减少因褪黑素增加而导致的“秋冬疲惫综合征”【11】。
渡康医疗温馨提示:秋冬季的季节性抑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驱散阴霾,享受一个身心健康的秋冬。在这个季节,不妨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尝试以上方法,把秋冬季的日子过得温暖明朗。
1.Melrose, S. (2015).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n overview of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Depressi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5.
2. Lam, R. W., Levitan, R. D. (2000). Pathophysiology of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 review. 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 25(5), 469-480.
3.Lewy, A. J., et al. (1982). Bright artificial light treatment of a manic-depressive patient with a seasonal mood cycl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9(11), 1496-1498.
4. Wehr, T. A., & Goodwin, F. K. (1983). Biological rhythms and depression: scientific issu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0(12), 1548-1557.
5.Rosenthal, N. E., et al. (1984).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 description of the syndrome and preliminary findings with light therap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1(1), 72-80.
6.Terman, M., et al. (1998). Light treatment for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 review of efficacy.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15(2), 155-170.
7.Fitzgerald, P. B., Fountain, S., & Daskalakis, Z. J. (2006).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rTMS on motor cortical excitability and inhibition.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17(12), 2584-2596.
8. Craft, L. L., & Perna, F. M. (2004). The benefits of exercise for the clinically depressed. Primary Care Companion to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3), 104.
9.Parker, G., et al. (2006). Omega-3 fatty acids and mood disord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3(6), 969-978.
10.Ramsey, D., & Muskin, P. R. (2013). Nutrition and depression: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outcomes. Primary Care Companion to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5(5).
11. Burgess, H. J., et al. (2008). Bright light therapy for bipolar disorder: A review of efficacy. Bipolar Disorders, 10(5), 506-514.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