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新闻中心

电话:【各区域联系方式点击 联系我们 】
           400-862-0778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渡康销售中心:石家庄高新区裕华东路455号润江总部国际大厦4层

渡康研发生产中心:石家庄高新区裕华东路455号润江总部国际11号楼4层5层6层

图片名称

患上抑郁症的5个因素,你中了几个?

发布时间:

2024-10-07 15:4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且严重的心理障碍,全球约有3亿人受到其影响。这种精神疾病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思维和行为,还会干扰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抑郁症的病因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家庭因素性格因素遗传因素五个方面深入分析可能导致抑郁症的易发因素。

 

 

环境因素:外部压力如何引发内部风暴

 

生活中的压力和变故常常是引发抑郁症的触发因素。失业、家庭琐事、亲人或挚友去世、校园或职场中被孤立排挤 ,都可能成为抑郁的导火索。那些经历了重大生活压力事件的人,其抑郁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此外,长时间暴露在不稳定或消极的环境中,如长期贫困、战争、社会不公等,也会增加抑郁的发生率。。

 

 

 

生理因素:大脑内的化学变化

 

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上的疾病,它的发生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调节情绪时起着重要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水平失衡时,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抑郁的风险。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异常,这一轴线控制着身体的应激反应。当个体长期处于压力之中,HPA轴的激活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而这种长期的压力反应则可能引发抑郁症。  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也是抑郁症的重要生理诱因。这些处于病痛的生活状态会对大脑产生持续的影响,导致情绪低落和对生活的丧失兴趣。

 

 

家庭因素:早期经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生活背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深远的影响。儿童时期遭受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父母酗酒或其他形式的家庭创伤,都会大大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不仅如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有决定性作用。严格、冷漠、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家庭环境,可能让孩子在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上变得困难,成年后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消极情绪。家庭中充满理解、关爱和积极支持的氛围,则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情感处理机制,减少他们未来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自身性格因素:个性与抑郁的关联

 

个体的性格特质也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内向、情绪敏感、过度自责的个体往往不善于向他人倾诉情感,也不愿寻求外界帮助,从而更容易积累负面情绪,最终可能发展为抑郁症。低自尊感同样是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低自尊者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面对失败或挫折时,容易陷入无助感和无望感,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调节,可能会演变为抑郁症。

 

 

 遗传因素:家族病史与基因影响

 

遗传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已得到多项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抑郁症具有家族聚集性,若个体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抑郁症,其患病风险将显著增加。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中,若一人患有抑郁症,另一个人也患病的几率远高于异卵双胞胎。抑郁症的遗传风险不仅局限于家族病史,还涉及一些基因多态性。比如与血清素代谢相关的基因,如SLC6A4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使个体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下降,增加抑郁的易感性。

面对抑郁症,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近年来,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逐渐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和认可。rTMS,是一种新型、无创、无痛、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磁脉冲, 透过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通过改变其刺激频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以达到对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调控的目的。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还能够在不影响认知功能的情况下,促进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帮助调节大脑功能。对于那些对药物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rTMS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替代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Kessler, R. C., & Bromet, E. J. (2013). The epidemiology of depression across cultures.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34, 119-138.  

2. Kendler, K. S., Karkowski, L. M., & Prescott, C. A. (1999).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the onset of major depre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6(6), 837-841.  

3. Sareen, J., Afifi, T. O., McMillan, K. A., & Asmundson, G. J. (2013).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income and mental disorders: Finding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8(4), 419-427.  

4. Krishnan, V., & Nestler, E. J. (2008). The molecular neurobiology of depression. *Nature*, 455(7215), 894-902.  

5. Holsboer, F. (2000). The corticosteroid receptor hypothesis of depressio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3(5), 477-501.  

6. Musselman, D. L., Evans, D. L., & Nemeroff, C. B. (1998). The relationship of depression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y, biology, and treatment.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5(7), 580-592.  

7. Heim, C., Newport, D. J., Heit, S., Graham, Y. P., Wilcox, M., Bonsall, R., ... & Nemeroff, C. B. (2000). Pituitary-adrenal and autonomic responses to stress in women after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childhood. *JAMA*, 284(5), 592-597.  

8. Schwartz, O. S., Dudgeon, P., Sheeber, L. B., Yap, M. B., Simmons, J. G., & Allen, N. B. (2012). Par

 
 
广审文号:冀械广审(文)第240915-02937号
               冀械广审(文)第250322-06336号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